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,《三国演义》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,像仁厚的刘备、奸雄曹操、神机妙算的诸葛亮、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以及忠义双全的关羽等,这些经典形象至今仍被人们传颂。
其中,曹操生性多疑的特点在误杀吕伯奢事件中展现得尤为突出。故事发生在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,他与谋士陈宫逃至吕伯奢家中暂避。热情好客的吕伯奢为款待贵客,亲自去西村买酒。等待期间,后院突然响起磨刀声,这立即触发了曹操的警觉,最终酿成惨剧。书中生动记载:曹操低声对陈宫说:吕伯奢与我非亲非故,此行可疑,我们且去听听。两人蹑手蹑脚来到后院,隐约听见有人说:绑起来杀掉如何?曹操当即断定:果然如此!若不先发制人,必被他们所擒。说罢便与陈宫提剑闯入,不分男女老幼,连杀八人。直到搜查至厨房,才发现原来是要杀猪待客。陈宫不禁叹息:孟德太多心,枉杀好人了!
从文学创作来看,这段情节确实精彩,将曹操的多疑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。但若以生活常理论之,却存在明显破绽。但凡见过杀猪的人都知道,猪被捆绑时必定嘶声嚎叫,那种凄厉的叫声别说隔着一间厨房,就是隔着整条街都清晰可闻。曹操既能听见后院低声密谋,怎会听不到近在咫尺的猪叫声?要知道当时既无麻醉技术,也无安乐死手段,除非事先给猪下药,否则绝不可能悄无声息。
或许有人会辩解:可能吕家宅院广阔,猪圈离得远。但这就引出了新的疑问:能拥有如此大宅院的必是富贵人家,而书中明确描写二人潜步入草堂后——谁家豪门会用茅草搭建厅堂?且吕家总共不过九口人,显然并非大富大贵之家。再说吕伯奢虽曾与曹操父亲结拜,但时过境迁,早已没什么权势,不可能占有广阔地皮。在有限的院落空间里,猪圈与厨房的距离又能远到哪里去?
由此可见,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分析,曹操听不见猪叫声的情节确实经不起推敲,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