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博客

李迅雷:什么情况下,股市会产生财富效应?

近日,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观察者网视频播客节目“思路打开”中表示,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,真正能在A股市场赚钱的是少数,股市的财富效应并不显著。

“很多人总觉得股市可以让自己发财,或者是改变命运,期望值过高。从历史来看,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的赚钱比例是不高的,我觉得还是要正面这个现实。”李迅雷说。

他进一步指出,股市里有很多参与者,有上市公司、中介机构、个人投资者、机构投资者,大家都是冲着一个目标——赚钱。

“上市公司赚的是什么钱?IPO。它的发行定价、给的估值要超过它获得这些资产的估值。上市公司赚了第一波钱,中介机构要发行费、承销费、交易费,它也要赚钱。机构投资者要管居民的资产,它也要赚钱。”

“剩下来的钱就看怎么分配了,”李迅雷说,“个人投资者——个案不好说——但是从总量来看,赚钱的是少数。这是一个事实。我们民间一直说,十个人做股票,七赔二平一赚,也是这么个道。”

李迅雷提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·席勒(RobertJ.Shiller)早年的一项研究,“他(席勒)研究了15个国家的股市,大概对这些股市跟踪了20年,最终发现没有盈利效应。”

“我的解是,除了前面讲到的,各个参与方都想赚钱之外,还有一点就是,个人投资者的频繁交易。由于交易过于频繁,同时人的天性又是厌恶风险且贪婪,因此往往会导致追涨杀跌,资本利得很少。”李迅雷说。

他补充道:“为什么房地产有财富效应?因为房子买了之后,你不会马上就卖掉,所以它的交易非常少,这样它就能够捂得住。如果个人投资者买了股票也不动的话,我相信就会有财富效应了。”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